•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家风采
  • 科学家风采

    彭佳木(1925.5-1980.6)

      彭加木(1925年5月19日—1980年6月17日),原名彭家睦,男,汉族,广东省番禺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物化学家,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1947年彭加木从中央大学农学院毕业后,被派到北平大学农学院土壤系当助教。194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放弃去苏联莫斯科学习核磁共振新技术的机会,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 1964年3月5日至30日第一次到罗布泊外围考察。文革期间,受到无数次审讯、批斗。1979年11月15日至12月20日第二次到罗布泊考察。1979年当选为中国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党委委员,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1980年5月第三次到罗布泊考察并担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科考时不幸失踪。1981年10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革命烈士彭加木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982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彭加木长期从事生物化学研究。1964年至1980年,彭加木先后15次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进行探险,为开创边疆科研工作倾注心血,并为发展中国的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彭加木在中国最早建立电子显微镜观察及界面电泳用于生化研究的技术,在病原鉴定、病毒分离提纯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就;1977年、1978年两次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指导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所开展植物病毒研究,初步解决了哈密瓜病毒质粒的分离提纯问题,发现在北疆地区存在着短棒状、线状和弹状3种形态的麦类病毒质粒,这一发现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热心于科学考察和资源利用的研究,多年来帮助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等边疆地区的科学研究基地,1980年率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罗布泊考察队,穿过盐壳地带,由北向南纵贯干涸湖盆,第一次打开了罗布泊神秘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