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欢迎辞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
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欢迎辞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 张小雷
2007年8月26日

尊敬的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主席
尊敬的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委员会竺玄副主任
尊敬的中国科学院及新疆分院各位老前辈、老领导
尊敬的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地州市县科研院校领导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在党的“十七大”隆重召开前夕,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第四届科技洽谈会召开的前一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简朴的集会,隆重庆祝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成立五十周年。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党组和分院各族全体职工,向前来参加庆祝大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和所有来宾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向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创立和发展付出了辛劳和心血的前辈们,以及战斗在新疆大开发和知识创新工程第一线的全体职工和研究生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新疆分院的五十年,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果,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创造了许多重大的效益,这些,都值得大书特书、大讲特讲。这些已经记录在我们每个人手中的那本《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五十年》书中。在这里,我只想回顾和感谢在分院发展的征途中,中国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各族人民所给予的巨大关怀和支持,以及三代科技工作者热爱新疆、扎根新疆、服务新疆的无私奉献。
1955年12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刚成立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席包尔汉主席倡议下致函中国科学院,建议成立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2个月后,中国科学院复函表示同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当即组织开展了相关筹备工作。在新疆建立自然科学研究机构还写入了我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即《国务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1957年7月30日,中国科学院发表通告: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筹备委员会。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包尔汉同志继续兼任了分院筹委会主任。1960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正式成立,包尔汉同志续任了第一任分院院长。从此,在占中国国土六分之一的最大省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唯一一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了一个国家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十年浩劫,对新疆科技事业也带来了严重损害。在当时形势下,1970年7月15日,中国科学院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疆分院,将分院所属研究机构下放给自治区管理。尽管分院已撤销,分院所在地仍被称为“三科大院”,即科委、科协、科学分院所在的大院,人们在精神上仍保持着与中国科学院的关系。最难能可贵的是,自治区完整保存了新疆分院原有的研究单位。“文革”结束后不久,1977年10月30日,自治区党委即致函中国科学院,提出为了促进拨乱反正后新疆科技与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应当恢复新疆分院。中国科学院当即上报中央,邓小平同志批示“拟同意”。一个月后,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文,同意新疆分院自1978年3月1日恢复中国科学院领导。由于自治区的竭力保护和支持,分院移交工作十分顺利,很快走上了新的发展历程。
新疆分院恢复后,为加大对各研究单位的支持和管理,1989年自治区编委批准分院4个研究所由原县团级升格为副厅级,1995年再次升格为正厅级,使中国科学院在全国已经实行的院所两级体制在新疆同样得以实现。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新疆分院的研究单位由原4所1站通过联合重组调整为两所1站,相继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序列,就像当年创立和恢复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两大历史事件一样,新疆分院科技事业又迎来;饿一个崭新的大发展时期。从2001年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的短短6年多时间,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5项、全国十大科技进展2项;新获批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站、4个中科院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新建4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7个博士培养点。在科技成果、人才培养和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进入到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新时期。在这一阶段,作为科技兴新的重要力量之一,我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和自治区的重大支持和亲切关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同志和许多自治区党政领导,都频频莅临分院各研究所站和野外站点,亲切关怀,指导工作,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提出要求,使分院的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自治区有关委办厅局、事业团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地州县市和各族群众,更是给予了具体的支持和亲密的合作,分院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他们分不开。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新疆分院向你们便士衷心的感谢!
五十年的岁月,在人的一生中已经走过了大半程,然而,对于正处在蓬勃发展中的新疆分院,正处在生命的旺盛期和创新的拼搏热潮中。
作为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我的年龄比新疆分院年龄还小六岁,走进新疆、走上中科院的科研岗位也不到20年,但我却有幸赶上了国家和新疆科技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从新疆地理所读研究生开始到现在,我始终感受到了一种敢于面对艰苦、面对现实、面对自己,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科学求实精神和科学人生气概。尽管与内地分院和研究所相比较,我们还有许多的差距,但是,我们已经初步形成和发挥了自己的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无愧于国立研究机构的成绩。为此,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我感到光荣和自豪。
今天,作为分院院长,我站在这个讲坛上,代表了分院两千多名在职和离退休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各种辅助岗位的职工,以及更年轻一代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既感到非常的光荣,也感到责任的重大。但是,分院三代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信任支持,又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从分院成立到“文革”期间,分院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从祖国各地汇集天山脚下,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在室内,他们挥汗如雨,兢兢业业进行着一项项科学实验;在野外,他们天当被、地作床,风餐露宿,勤勤恳恳探索着自然的奥秘。他们,支持了卫星上天;他们,驯服了风沙低头。他们是我们科技战线一群最可爱的人。如今,他们虽然都已经离开了长期坚守的岗位,但仍然关注着他们曾经为之奠基的事业,关心着新疆、关注着分院的每一点发展和进步。在这里,我代表分院党组、代表分院全体在职职工,衷心祝愿你们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文革”后直至80年代,一批批大学生又涌入分院,在老一辈科学家的传帮带下,在他们自身的刻苦努力下,成为分院创业的第二代。比起分院筹建初期,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好转,但与东部地区、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孔雀东南飞”的大潮下,他们基本做到了“我自岿然不动”。在分院各研究单位,成果年年出新,人才节节成长,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顺利实现,新疆分院优良的传统作风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为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序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中国科学院开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努力探索,为分院第三代科技队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批批硕士、博士相继踏入了科学殿堂,现在,仅在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就接近500人,远超过分院建院初期的职工总数,是当年科技人员总量的两倍多,也超过了现在进入创新系列的人数。年轻化、素质高、能力强、有个性,是分院现在科技队伍的基本特点。但是,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继承前辈的传统和作风,真正打造一支科技战线的“铁军”。他们,是实现跨越的新一代,是分院未来更加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回首新疆分院50年岁月,就像翻阅一本正在续写的边疆科学技术史,虽然经历过坎坷和曲折,但正如共和国和新疆的各项事业一样,我们取得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巨大进步。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新时代,包括新疆分院在内的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十分光荣、也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这就是: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世界强国,提供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路甬祥院长曾殷切希望,新疆分院就是要围绕新疆跨越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为新疆的发展作出贡献,就是为国家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的目标,和国家的需求、自治区的需求,是高度一致的。我希望,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我们能看到一个“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全新的新疆分院,我们更期望早日看到一个繁荣、富裕、和谐,更美、更好的新新疆!
谢谢大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