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院地合作 促进区域发展

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召开了2003年院地合作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新疆分院吾满江·艾力副院长代表新疆分院作了题为《加强院地合作,促进区域发展》的工作汇报。4日8时30分,新疆分院党组书记傅春利、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任迪远、副所长李晓、新疆生地所副书记田长彦、乌鲁木齐天文站站长张晋、党委书记王建军、各所站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新疆分院机关干部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参加了大会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杨伯龄副院长在听取了各分院工作汇报后说,听了大家的汇报后,觉得各分院的院地合作工作比想象的要好,比如沈阳分院、成都分院院地合作工作都不错,新疆分院也很有特色;他还说,这次会议大家都提出了不少的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与以前不一样,是在更高层次上提出的,这说明大家都在认真思考院地合作工作,我们会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支持各分院把工作做好。
附:新疆分院2003年院地合作工作总结


加强院地合作,促进区域发展

院地合作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新时期办院方针的重要举措。陈宜瑜副院长在考察新疆时说:“新疆是唯一的布局有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以及内地来新疆做工作的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要站在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高度,要站在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高度,要站在为新疆各族人民建设良好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高度,紧紧围绕新疆的战略需求,解决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只有将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与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寻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才有可能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新疆分院作为中科院在新疆的派出机构,是连接中科院与新疆经济建设的桥梁与纽带,从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新时期的院地合作工作,是分院的重要工作职能。
中国科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和支持新疆地区的科技工作,从解放初期的新疆经济发展规划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到近年执行中的“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通过支持新疆分院和分院系统的研究所,组织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研究单位和科学家在新疆进行科技活动,为新疆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疆分院在初创时期就把为新疆经济、社会、科技服务作为新疆分院的主要工作任务。院地合作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工作基础。
四十多年来,新疆分院积极组织中科院系统及新疆地区研究所为新疆的经济建设开展科研工作,并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新疆党政领导和各族人民的高度评价,为进一步开展院地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做法与成效
1、发挥分院作为院地合作协调、组织、管理、服务主平台的作用
1)、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新疆分院作为联系中科院与新疆经济建设的桥梁与纽带十分注意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发展与地方部门的良好的关系。九十年代在新疆分院设立的中国科学院开发新疆科研工作办公室,与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为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所来新疆开展科研工作发挥了协调、组织、管理、服务的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和新时期办院方针的提出及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分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立足新疆资源优势,及时调整科研机构和研究方向,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以分院机关的改革和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为标志,新疆分院的院地合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中国科学院的结构性调整寄予极大的希望,2000年11月25日自治区党委召开了第七次书记办公会议,纪要中指出:“自治区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工作,相互配合,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武装我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的发展”。新疆分院将发挥协调、组织、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及时掌握自治区经济建设中对科学技术的需求,适时对研究方向、专业和机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调整,根据自治区的长远发展战略,瞄准新疆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以及资源转化、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的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最大程度地取得自治区对新疆分院院地合作工作的支持,为院地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以规划引导院地合作全面开展新疆分院从1957年建立时,中国科学院和自治区就赋予了新疆分院为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责任。
新疆分院在下放地方6年后,1977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就恢复新疆分院请示国务院。指出:“恢复新疆分院,对于发展地区科技事业有重要意义”。在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下,批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恢复。
“七五”、“八五”期间(1984年)中科院提出了新疆资源的综合考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石油矿产、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开发(305项目)以及《新疆资源开发与生产力的布局》等几方面开展了科研工作。在“八五”末这些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九五”(1995年)初,分院、各所、积极组织有关专家,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和中科院科研开发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项目建议书。王乐泉书记听取了汇报。17个项目通过自治区科委评审立项,绝大多数都直接进入了地方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十五” 期间项目合作进入产业领域。推进研究所进入企业;全面推进项目、成果与产业结合;共建开发中心;建立新的技术、资金等资产纽带成为重点;“科技洽谈会”等大规模的合作成为新亮点。近年来,以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为重点,瞄准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坚持为新疆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服务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分院着力于加强院地合作共建,加强科技合作,当好中科院与地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优势、创新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组织新疆地区研究所,投身于西部大开发和地方经济建设,成为支持新疆经济、社会、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科技队伍,为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疆分院在开展院地合作工作中不只是把目光局限在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上,而是用战略的眼光来审视新疆经济发展的全局,为新疆分院将来在新疆经济发展更广泛的范围内作出贡献来思考工作,来运筹新疆分院的院地合作工作布局,制定了长远的院地合作发展规划。形成了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及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以高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长期科技合作;以南疆阿克苏、和田和巴州等进行沙漠化防治、沙尘暴灾害研究,生态农业建设;以优良品种、水肥调控、生物防治病虫害,带动实施优质高产棉花项目;在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县实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这些工作已经形成院地合作新格局。
3)健全院地合作的组织机构
根据分院的职能,分院党组把院地合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分院领导分工中,由分院院长负责院地合作工作,副院长协管院地合作工作。对院地合作的重大行动,分院领导班子全体都积极主动投入工作。
1994年12月中国科学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新政(94)105号文联合下发,成立了《新疆——中国科学院联合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在新疆分院下设《中科院开发新疆科研办公室》。这个机构仍然存在。新疆分院在机构改革后将《中科院开发新疆科研办公室》与新疆分院科技合作处合署,成为院地合作工作主要机构。专门从事院地合作编制2人(1人兼网络管理工作)。各研究所均有一名所领导分管院地合作工作,研究所科研处长负责研究所的院地合作的具体工作。 新疆分院还和阿克苏地区、阿勒泰地区共同成立了院地合作办公室,分别由地区科委书记担任主任,新疆分院科技处处长担任副主任,为更深层次上的合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4)完善支撑条件,有效使用工作经费院地合作带来新的资源,2002年科恰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和地方签约108个项目,2003年签约最大的单项经费达到8000万元。按照“企业为主体,项目为重点”的思路,项目的投入主体是企业,但新疆科技厅、地区科技局、行业部门也给有带动作用的项目予以了支持。
分院掌握的院地合作工作经费其中一部分用于院地合作活动,还有部分也支持合作项目的启动,购置了部分设备。经费的来源主要是院拨,分院也自筹了部分经费。
5)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加大院地合作工作力度,
△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才培养基地根据科技部西部大开发的科技能力建设计划,在西部建设若干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新疆决定建设10个重点实验室和10个工程中心。经过申报竞争,依托分院地区的研究所,建立了自治区3S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绿洲生态工程中心(同时申报国家级)、精细化工工程中心。已经成为自治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自治区重要的技术孵化平台。
3S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已经承担了4项重要的开放课题,在“数字新疆”的基础建设,新疆的重大水土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获得实际应用的成果。精细化工工程中心已有10多个项目进行了中试,部分成果已经转让,为社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我们将协助研究所加强建设,加大开放度,在自治区发挥更大影响。这不仅是对新疆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为研究所和新疆的科技、经济的联系和服务进到更深的层次。
△围绕成果转化、推进专利和技术实施
2003年新疆分院组织各研究所利用成熟的科研成果积极承担地方项目,与地方签订合作项目56项,专利转让项目3项。已签约专利获得转让费200万元,全部完成转让经费将达到1000万元。△通过洽谈会等形式,建立建立院地合作的长效机制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确定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率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新战略,新疆分院抓住这一时机,在2002年7月成功的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天山北坡经济带科技合作昌吉洽谈会”,这次会议不仅是昌吉州也是新疆历史上的第一次,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大。这次会议不仅签订了一大批合作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创新了院地合作的模式机制和模式。路甬祥院长在昌吉考察期间,对这次会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强调指出要与昌吉州建立互利的、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把昌吉科洽会办成稳定的、有效的和定期的模式。
2003年在总结去年科洽会经验的基础上“第二届中国科学院-新疆科技合作昌吉洽谈会”又成功举办并取得丰硕成果。本届“科洽会” 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新疆科技合作机制和模式,开辟了新疆科技工作的新阶段、新局面,是新疆科技工作的新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指出“要把科洽会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切实把科洽会办好、办大,通过科洽会开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新局面”。据统计,本届科洽会有700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开展了对接活动,签订科技合作协议478项,协议金额达16.1亿元,合作意向256项。其中中科院系统签订合作合同、协议、意向79项。项目涉及农林牧渔、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环境保护等多个技术领域。这些签约项目经过转化和产业化,不仅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新疆与中科院、新疆与内地省市、自治区与兵团、各地州市之间的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将会有力地促进新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组织专家开展大规模的调研,开展技术服务、咨询,解决技术难题
1998年经分院推荐有4位科学家进入自治区专家顾问团。2002年自治区专家顾问团换届,在专家顾问团总人数减少40%的情况下,经分院的推荐,有7位科学家进入自治区专家顾问团。专家顾问团9个专业组中,生态环境组、电子信息组挂靠在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并由宋郁东和周俊林担任组长。分院将在自治区决策咨询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还推荐有关专家担任了地区、市专家顾问工作。顾问团在新疆城市化发挥规划、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沙尘暴形成和对策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自治区首次颁发的科技咨询奖。
△强化项目引导,把院地合作和国家、院、地方重大项目有机结合使院地合作取得更大显示度
把院地合作和国家、院、地方重大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院地合作的水平,提高显示度。
在陈宜渝副院长和江绵恒副院长的推动下,塔河生态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院投入1000万元、地方配套3000万系乃锬竞由ㄉ枋痉豆こ滔钅空狡舳5胤阶式鹑柯涫担叫轿弧陆氲乩硌芯克嫌泄氐ノ欢岜瓿晒Γ胫葱薪锥巍U馐撬锬竞恿饔蜃酆现卫淼南鹊枷钅浚脖曛咀旁旱睾献鹘胧谐≡俗鞯男陆锥巍?死暌老执拇笈┮祷亍T谛陆萍继闹傅夹飨拢钅堪芽死暌烙吞铩⒅泄蒲г盒陆氲乩硌芯克⑿陆┛圃骸⑿陆挚圃骸⑿罂圃喊捶止ぁ⒀Э平岷显谝黄稹T炀土丝萍加刖玫慕岷弦约啊霸旱睾献鳌钡牡浞丁悼脊夜晃Ю阜庥哪智脖徽诨指础I等娌捎媒谒际酰凇澳穸疾环伞钡目死暌揽荚炀妥钕只呐┮祷亍年,先后选派了7人担任新和县科技副县长、尉犁县科技副县长、呼图壁县科技副县长、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昌吉回族自治州州长助理等职。已任职届满的3位同志都能较好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按照中科院的要求,尽职尽责,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工作。
在科技副职选派的人员上新疆分院结合新疆的具体情况,针对大部分市、县区域经济规模分散且以绿洲农业为主的特点,选派地方急需的土壤、林、水、棉、治沙等专业的科技人员;结合项目推广、课题实验进行选派;结合自治区产业调整,发展特色经济战略布局和新型产业建设进行选派;结合石油资源的上下游产业开发和深加工进行选派;结合院地合作项目的执行、协助、督查工作进行选派。
今年我们向塔里木河生态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所在地尉犁县派出科技副县长,向棉花秸秆发酵饲料推广基地阿克苏派出科技副县长,对项目进行起到很大推动。
担任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靳涛同志始终以服务为工作宗旨,把科学院好的学风和工作作风带到开发区,结合专业特长和对高技术研究的深刻理解,深入企业体会市场运作机制和特点,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大胆开展工作,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受到开发区管委会的好评。在任职的两年中,带领相关企业和部门积极去内地联系业务、招商引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使开发区企业整体技术含量得到较大提高,通过百花村软件科技园、新疆大
学软件园和新的开发区园区的拓展、建立使开发区工作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经过长期工作使开发区与高技术研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开发区相关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两年中共引资达6亿元人民币。由于工作成效显著,靳涛同志被中科院评为优秀科技副职。
任职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的刘震同志致力于提高经济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环境的培养。两年间,先后积极开展了与北京大学、上海交大、西安电子科大、新疆分院“三校一院”为重点的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启动“北大科技园”项目,已有22家科技企业入园;重点抓了风能资源的利用,积极支持新疆金凤公司进行国产化风电机组的研制与生产,目前做为国内首家研制成功“60KW风电机组”的厂家,国产化率达到98%,已形成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支持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在开发区进行功能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开发与中试、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与生产;积极开展了与德隆、通利源、科丰等民营企业的项目合作与开发;引进一批中介服务机构进驻开发区;参与了开发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高技术产业化信息交流平台
新疆分院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早在2001年就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永不落幕的网上成果交易会》网站,为研究所科技成果和地方技术需求信息提供了一个双向的交易平台,网站开通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疆分院还为“自治区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工程中心、科技企业制作了主页或主页连接。
为了加强中国科学院和新疆的院地合作,使新疆分院到中国科学院内地研究所和新疆企业联系的纽带,制作了“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介绍”光盘,其中收录了研究领域和新疆产业相关的40个研究所的介绍和1068项可转化成果。
为配合“第二届中国科学院—新疆科技合作昌吉洽谈会”的召开,在新疆分院的技术支持下“科洽会网站”于2003年4月份开始建设并部分开通,6月份正式开通。通过对新疆科技需求、研究所科技成果的介绍,科洽会筹备的有关文件,科洽会筹备活动的报道,使全国各地、新疆各地的领导、科技人员、企业家了解科洽会,并利用这个平台开展了会前的大量活动。我们在对外宣传科洽会时,也充分利用了网上的资源。
“科洽会网站”要常年建立,不断完善,并担负起宣传本届大会的科研成果,时时做好洽谈项目的交流、服务和项目的继续对接工作。发挥“科洽会网站”的作用,让“科洽会”成为新疆科技合作交流和科技合作永不落幕的舞台。

4.院地合作的社会经济效益统计平台
新疆分院对组织实施院地合作项目成效统计工作十分重视,周俊林院长召集分院科技处及研究所有关人员进行了动员,着重讲述了做好这项统计工作,对于今后在西部大开发中深入开展中国科学院与自治区在科技及高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对于在自治区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这项工作做了具体部署。由分院科技处与自治区科技厅联系,取得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并负责与自治区各地州的协调工作及统计数据的汇总、录入、上报工作;新疆生地所、新疆理化所对统计项目按对应的专业分工,开展统计工作。针对这次统计工作时间紧、地域广、难度大的特点,分院领导在会上特别强调各研究所要在人员、时间、条件上给予支持,分院在经费上给予保证。
分院科技合作处积极与自治区科技厅联系,代拟起草了《关于协助中国科学院开展与地方合作项目成效统计工作的通知》,文件签发后,迅速下发给全疆各地、州、市科技局,自治区各委、办、厅、局科技管理部门,中央驻疆单位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厅在文件中要求各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按照中国科学院提供的项目清单和统计的要求,积极支持和协助中科院与项目合作单位,做好此项统计工作。自治区科技厅对我们做好这次统计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新疆分院负责统计区域内的项目,分布在南、北疆的十几个地、州、市,上百家企业。新疆生地所、理化所克服工作任务重、人员少、时间紧的困难,派出专人专车前往各地开展工作,先后有十多人参加了这项工作,其中有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累计行程上万公里,对几十家企业进行了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新疆分院2003年度的院地合作项目成效统计工作,已完成了研究所填报和分院审核上报工作,并将按照“统计为了评价和宏观指导,全而实,同步,统计加案例”的原则,完成统计工作。
新疆分院2002年完成的2001年度的统计表明,2001年度院地合作为地方新增销售收入4.7亿元,新增利税0.3亿元,创造社会效益2.0亿元。

5.中介服务机构平台
经新疆科技厅批准,在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建立了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要从事信息技术的产业化推进工作。经新疆旅游局批准,在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成立了旅游咨询中心,为新疆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景区设计,景点建设提供旅游咨询服务。经新疆科技厅批准,在新疆分院情报信息中心设立了科技成果评估中心,将承担项目调研,成果鉴定组织,成果社会化的工作。
二.问题与差距
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工作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研究所对院地合作的的认识尚不到位
根据现有的评价体系,注重成果的水平,忽视成果的应用价值和效益。研究所对院地合作的的认识尚不到位,认为院地合作不是研究所目标的主体,是副业。对分院的组织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2、注重改进应用性成果的成熟性
正因为有对院地合作重视不够的指导思想,造成研究所大多数科技成果成熟性不足,特别在工艺、批量稳定性方面有较多问题,企业难以吸收,成果很难较快转化。
3、合作项目非常分散,难以在一个地区和行业形成显示度
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项目的分散难以形成显示度和影响力。
4、分院管理院地合作的工作人员非常不足,项目的跟踪困难较大。
5、区域差别影响院地合作的投入
新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科技投入能力有限,企业经济效益差、技术创新和风险投入意识滞后,市场机制意识薄弱等都制约了院地合作的开展。

三.经验与体会
1、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是院地合作的基础
在我们进行第二届中国科学院-新疆科技合作昌吉洽谈会的准备时,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落实重大科技需求项目,推动中国科学院与新疆的合作的顺利进行。在新疆分院领导的带领下,新疆生地所和新疆理化所所领导与专家,前往西部油城克拉玛依,石河子市、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巴州等地进行调研,与政府部门、国家大中型企业领导和民营企业家举行座谈,进行“科洽会”前期的项目沟通,酝酿新的合作领域和课题,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学院与新疆的合作的顺利进行。
2、“企业为主体,项目为重点”,追求实效
在院地合作中,我们认为科学院的根本是项目,合作的主体是企业。2003年“科洽会”对接项目的科研领域涉及到石油化工、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工程、金属加工、纺织工艺、材料工艺、生物技术、电工技术、环保技术、数字信息、医药卫生、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等多方面。所有的项目都是和企业经过一定的磨合形成的。
在签约项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乌石化分公司签订的价值8000万元,联合组建西部天然气精细化工研究中心项目。该项目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天然气和石油资源附加值将产生重要作用。 新疆维吾尔医药在本届洽谈会上成为参会者关注的焦点,新疆西部加斯特药业分别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疆理化所等5家不同的科研院所签定了合作协议。维药的研发热潮说明了维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实现维药的产业化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3、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一抓到底,把院地合作落到实处
2003年分院重点抓了“科洽会”签约项目的跟踪回访和协调落实工作。对2002年以来与地方签订的院地合作项目启动落实情况进行整体检查。\"红花油共轭亚油酸产品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产品开发依托新疆丰富的红花油资源前景广阔,已有多家企业申请合作。 “可持续控制番茄有害生物的农田生物多样性系统组建和技术应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得到自治区重视,自治区计委匹配拨款30万元,要求加快工作进程。“鹰嘴豆系列产品的开发研制”项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企业依托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开发出6个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当年生产系列产品50多吨,实现销售额60多万元,目前木垒县委、县政府已把以鹰嘴豆产业为主的“三豆”加工业做为着力培养发展的十大优势重点产业之一,已建成10万亩优质鹰嘴豆生产基地,鹰嘴豆系列产品的深加工已成为带动木垒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3年公司与新疆理化所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开展科技合作,再开发出6个新品种。公司计划投资200万元,对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购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年产量达到1万吨的规模,实现净利润150万元的目标,同时吸收30名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成为木垒县豆类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米泉市双龙有限责任公司与山西煤化签订的《结晶腐植酸钾结晶率低》的合作协议,解决了多年困扰企业生产中腐植酸钾结晶率低的难题,使产品的腐植酸钾含量提高到80—90%,结晶率提高一倍,产量提高20%,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中试出的产品在国外市场得到了客户的肯定,产品90%外销。精制腐植酸钾产品成为国内一流产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开发630KVA的高温超导变压器示范样机关键技术取得突破,7月已完成整机装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新疆金牛公司合作的新疆双胞胎体细胞克隆牛诞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体细胞克隆牛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确实为地方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为企业带来了效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意见与建议
1、重大的院地合作应纳入知识创新工程
要瞄准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安排若干有明确目标创新工程项目,进行定向研究,不断地形成新的专利、新的专有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通过创新工程形成高水平的院地合作。
2、将院地合作的成果应进入研究所考核体系
对高技术、资环、生物方面的研究所将院地合作的成果应进入研究所考核体系。一方面这是体现研究所的科学价值,也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3、重视更广泛的合作形式
通过技术、资金、人才的投入建立更加密切的院地合作,包括和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4、建立西部地区研究所和内地研究所的对口工作关系
建立西部地区研究所和内地研究所的对口工作关系关系,通过院地合作推动技术转移,带动共同发展。
5、把在地方的科普工作,建设高水平的科普基地,纳入院地合作工作。
6、控制大型活动,提倡专业化对接
大型活动组织困难,效果不一定好。把大型会议和专业性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有弛有张的节奏。我们新疆分院近期准备以“优势资源转化——化学化工”为方向进行推动 ,希望内容集中,提高针对性,提高水平。
7.重视地方领导的意见,作为工作的重要导向
新疆自治区副主席刘怡代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呼吁中国科学院加快院地合作区域中心转移的步伐,把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院地合作的重点区域。加大在西部院地合作工作的力度和规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