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启程,万象更新。新学期如期而至,每学期学校都希望通过开学第一课,尽力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份期待,让孩子以崭新面貌开启新学期,以奋斗姿态迎接新挑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新疆教育大会要求,推动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中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和科技报国志向,结合中国科学院“科学与中国”新疆行科普活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联合我校精心策划了兵团一中2025年春季学期《科学第一课》活动,第一课由校团委书记李俊莹主持。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首次开设科学第一课,邀请了我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肖文交,他以“天山是如何形成的——沧海桑田的故事”为主题,为同学们讲述了为什么会产生山脉、高原和海山?为什么产生如此之大的高差?如何来研究?将科学的种子埋进每一个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祖国创新发展储备科技力量。
在互动环节,我校同学们积极与肖文交院士展开专业对话,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七年级14班张书嘉同学提问:“通过肖院士今天的讲座,我将来想成为一名地质学工作者,那我现在应该学点什么技能,怎样做才能在将来具备这样的条件呢?”肖院士回答道:“初中阶段是求学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各门功课的知识学习会为你将来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一定要去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山,看看自然形成的独特奇观,与它们产生共鸣....”
科学伴我成长,肖文交院士与兵团一中师生大手拉小手,这一活动不仅是中国科学院优质科学资源向中学辐射的实践,更让我校学子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激发探索热情。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离不开科技与人才支撑,肖文交院士与他的团队始终用脚步丈量着边疆的热土。
这堂有意义的“科学第一课”赠予孩子们的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家精神,更是勇担使命、逐梦未来的决心与勇气。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兵一沃土里,学校会创造各种机会用多种形式,让更多爱科学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将来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兵一力量!
来源:新疆兵团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