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谢慧变报道)7月8日,2023丝绸之路生态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在乌鲁木齐开幕。来自丝绸之路沿线3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210名青年科学家、1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他们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思想碰撞,共同助力绿色丝路发展。
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创新基地授牌仪式现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供图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国新疆与中亚、南亚等多个国家接壤,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因此,加强新疆与周边地区的科技合作,鼓励更多青年科学家的参与,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智慧和成功经验,对于绿色丝绸之路和干旱区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至关重要。此次论坛以“汇聚丝路英才,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与会者分享经验、交流观点、开展合作,共同为丝绸之路地区的生态与资源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首条“绿色电气化公路”暨新型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项目科技合作签约。该项目以新能源电力代替化石能源,通过架空电网为列车供电作为动力源,减少石油依赖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运效和运力,节约运输成本,可实现绿色、智慧、高效低成本物流和仓储,并带动交通物流装备制造、智慧交通等产业发展。开幕式上还举办了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创新基地、科技外交官之家授牌仪式。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科米尔琼·托吉巴耶夫、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运中心主任周炜、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岑浩璋分别以《中亚增生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低碳绿色流域构建与大尺度生态调度》《天山—国际植物学研究的平台》《构建低碳高效交通体系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模拟细胞》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大会召集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执行秘书长王猛说,短短2个月时间来自全球的300余名代表报名参加此次论坛,吸引他们的正是新疆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新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场,希望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关注新疆,关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生态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天下午,与会者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围绕干旱区生态屏障与生态安全、咸海流域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技术的应用、干旱区生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能源矿产资源绿色勘探、中亚首条“绿色电气化公路”及新型交通运输项目启动开展专题交流和研讨。同时,围绕科技外交服务可持续发展、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地域的包容性数字化和数字鸿沟举办2场圆桌会议。9日—12日,部分参会的青年科学家还深入吐鲁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交流。
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得到国内外近30家单位的共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