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
202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慧变摄
202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坚持应用导向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首创热敏薄膜MEMS测温器件,填补国内星外宇流探测技术空白;1.1类中药创新药“艾拉片”实现技术转让;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建设在天线、数字终端等方面获重大技术突破……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陈曦介绍,202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聚焦“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推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
在基础研究领域,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发现1种植物、10余种动物中国新记录种;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垄新景观和风沙致灾成因;在全球气象站点碳水通量研究方法和成果方面取得重要原始创新;在地质演化、成矿与古环境效应方面取得理论突破;持续深化在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快速射电暴起源、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和创新平台的建设密不可分。202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聚焦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牵头建设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新疆“八大产业集群”重大需求,积极筹建绿色矿业、创新药物、丝路数字新疆实验室。奇台射电望远镜项目加快建设,干旱区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工建设,伊犁—吐鲁番国家植物园纳入国家植物园建设体系,慕士塔格1.93米光学望远镜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还积极助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加强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亚药物研发中心建设,2项合作协议列入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3项成果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乌微生物资源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哈遥感技术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等。
更多内容
新疆建成世界首台10—60兆电子伏质子加速器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建成世界首台可在10—60兆电子伏(MeV)连续精确提供宽注量率范围高品质单能质子束的装置——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形成国内唯一集辐照装置、器件测试和剂量测量于一体的电子器件辐射效应试验共用技术平台。
据了解,在离地面数百公里以外的太空,飞行着成百上千颗人造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勘探卫星……但往往在忽然之间,气象卫星的云图紊乱了、通信卫星的信号中断了、勘探卫星的影像模糊了。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太阳产生的高能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在地球周围的宇宙空间形成了一个极强的高能辐射带。卫星在这个辐射带中运行,某些电子器件受到辐照而损伤、失效,甚至最终导致卫星或空间飞行器出现灾难性后果。
器件的空间辐射效应主要有单粒子效应、电离总剂量效应、位移损伤效应三种形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孙正文表示,中国此前缺少专门用于位移损伤效应模拟的试验装置,不能全面评估器件的在轨辐射损伤风险,给航天器和载荷带来严重隐患。PREF将为器件空间位移损伤效应的试验评估方法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挑起重担:由新疆理化所牵头,位于甘肃兰州的近代物理研究所担纲设计、建造,联合建设PREF,用于开展空间累积辐射效应地面模拟试验研究。截至目前,PREF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PREF在累积辐射效应、质子单粒子效应评估以及质子能谱仪标定方面有极好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满足国家航天技术发展需求。”孙正文说。
奇台射电望远镜有望2028年建成投用
奇台射电望远镜(简称“QTT”)项目整体进展顺利,有望在2028年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QTT项目已完成天线系统详细设计方案和电磁兼容总体设计方案评审;望远镜总控与天文观测软件、超宽带高保真信号采集和处理已进入实验开发阶段;已完成轨道环梁桩基础工程,天线进入生产加工阶段。
QTT作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在新疆布局的首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世界一流天文台址,建设110米口径、全向可动、高灵敏度、多学科目标、世界领先的通用型射电望远镜。项目将采用主反射面、超宽带数据接收技术,通过高精度快速测量、协同调控等核心技术,实现望远镜高性能稳定观测。
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模型图。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供图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台长王娜介绍,QTT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精度最高的百米级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为引力波、快速射电暴、黑洞、暗物质、天体及生命起源等前沿领域探索搭建世界级观测平台。它不仅是射电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深入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和执行国家战略任务必需的布局。
王娜介绍,QTT的建成将使我国在航天器精密定轨、数据接收与传递等竞争激烈的科技领域比肩世界强国,未来为我国空间活动,如探月工程、火星和小行星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等,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023年11月,QTT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QTT项目总顾问叶叔华在致辞时表示,对QTT建设充满期待,QTT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和保持我国射电天文的领先地位,对中国天文科学研究发展必将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