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康乐报】解开盐碱地“增粮密码” 科技沙龙引领新一轮头脑风暴

土壤盐碱化是国际公认的难题。我国的盐碱地面积居世界第三。如何破“碱”重生,让荒滩变沃野?如何加强盐碱地改良利用、把盐碱地变成“新粮仓”?“重塑土壤结构高效脱盐”治理盐碱地系统工程技术模式是如何实现的?对于改善盐碱地有什么样的影响?

9月14日,由中国老科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自治区老科协、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老科协共同承办的“新疆盐碱地改良保障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学术沙龙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召开,本次学术沙龙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新疆盐碱地改良领域内的交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专家们围绕破解盐碱地改良这一世界性难题,为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根据调查测算,改良1亩盐碱地,至少需3年耗水2000方淡水,可以说新疆农耕史就是一部与盐渍化和风沙的斗争史。”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老科协副会长田长彦说道。据悉,新疆是我国的盐碱地大区,现有适宜开发的盐碱荒地900万亩,盐碱化低产耕地4000多万亩,亟需提升产能。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资源、富民安边的重大战略举措。

据了解,多年来,新疆通过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等多种技术体系,巧妙地将这些曾经的“不毛之地”转化为了丰收的沃土。在这一系列技术体系的支撑下,新疆绿洲农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盐碱地羊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盐碱地有机蔬菜则以其绿色、健康、无污染的特点,成为了消费者餐桌上的新宠;而各种以盐地碱蓬为原料制成的饮料、精油、色素等产品,也纷纷粉墨登场,为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各类产品的诞生离不开科学技术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许多老科技工作者虽已年迈,但依旧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原局长孙建国在会上指出,老科技工作者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决策咨询、科学普及、助力科技创新、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科技人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作了题为“西北旱区农业节水抑盐机理与灌排协同调控”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排水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有效节约用水,还能抑制土壤中的盐分上升,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他还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分享了多项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并呼吁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紧接着,工程院院士尹飞虎团队带来了关于“滴灌条件下农田水盐运移调控与肥沃耕层构建”的专题报告。报告中详细分析了在滴灌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如何精准控制农田内部水分与盐分分布,进而促进土壤结构优化及有机质积累,强调精准农业是未来发展方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对水盐动态变化规律的深入理解以及高效管理措施的应用。

随后,与会专家们就“滴灌条件下农田盐分安全封沉与肥沃耕层构建的二元土体建设理论”和“构建节水灌区消碱降盐与产能提升的综合技术模式”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盐碱地改良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专家们还强调,应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社会参与,共同推动盐碱地改良事业取得更大突破,为新疆乃至全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期间,自治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张国梁发表了重要讲话,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本次会议不仅邀请老科技工作者,还邀请了新进入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彰显了科技界以老带新的传承帮带精神,通过跨代际交流,促进了知识传承与创新思维的融合,推动了科研队伍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他提出,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中国人要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期待以本次沙龙会议的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新疆盐碱地改良的科技攻关;以院地合作为起点,进一步开启老科协作为新疆科技发展的新篇章;以搭建平台为抓手,积极引导老科技工作者继续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

来源 |老年康乐报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