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牢记嘱托,新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留住博士后人才,塑造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走进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小双正带领团队利用一种名为 “齿肋赤藓”的沙漠苔藓开展抗旱表型实验。曾在新疆生地所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多年的她,首次系统证明了在火星模拟条件下,齿肋赤藓仍能存活并在恢复适宜环境后再生出新植株。她还凭借“植物极端耐干机制及资源挖掘利用”项目,获得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双:“从博士毕业到现在取得的点滴成绩和荣誉,都离不开国家、自治区的大力支持。”
“十四五”期间,新疆生地所先后引进博士后113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7项,71人入选自治区天池英才计划青年博士项目。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人事处处长蒋慧萍:“这些博士后出站以后,60%都留到了新疆,筑牢了青年科技人才这么一个蓄水池。”
近五年,新疆博士后队伍加速壮大。目前,全区已设立207个博士后平台,累计招收1949人、在站760人。这些博士后人才活跃于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20多个领域,基本实现对自治区重点产业和发展方向的全覆盖。
自治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古丽拜克·阿合买提:“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设立博士后站,加大博士后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为新疆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集聚更多高水平的青年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