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计划新疆实践 |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之行

2024年8月,清华大学“星火计划”第十八期学员组成的实践支队前往新疆开展调研。实践的第二站来到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支队首先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开展了实践。

实践支队于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合影

引言

离开喀什后,“星火计划”支队一行前往了乌鲁木齐继续实践。作为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不仅是经济中心、占全疆GDP的22%,更是全疆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市共计有2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等均在乌鲁木齐建立了分支机构。新疆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地理条件等,提供了巨大的学术田野。支队在乌鲁木齐先后前往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及各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开展调研。

支队首先来到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分院下设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天文台。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海外研究基地2个、野外台站34个(含境外18个)。作为中国科学院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唯一一所分院,新疆分院是自治区重要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调研行程

1. 新疆天文台

支队的第一站是新疆天文台。从早期为了跟踪航天任务而建设的人造卫星观测站,到如今综合性天文台,新疆天文台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天文研究机构。大厅内的天文台沙盘是正在新疆奇台建设的世界上最大的110米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QTT)的沙盘模型。作为挑战世界之最的大科学装置,QTT将成为继贵州天眼后中国建设的又一个顶级望远镜,有力提高我国在国际天文领域的影响力。通过与科研人员的深入交流,支队成员不仅了解到工程建设的重重困难,更深刻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天文台在脉冲星伽马射线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成果,也彰显了国际合作在科研探索中的关键作用。在这里,同学们还看到了清华大学与天文台共建的望远镜。尽管支队没有天文专业同学,但是在各类光学、微电子、机械、材料等领域的同学都在这里找到了学科交叉的兴趣和议题,开展了丰富的交流。

支队成员在天文台参观

2.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之后,支队前往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先后与7个方向的研究人员一一开展了交流。研究所的老师和学长们为支队讲解了研究所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就。晶体材料、材料物理与化学、固体辐射物理、资源化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等研究中,很多同学都看到了自己领域的前沿成果,围绕热敏电阻的可靠性、柔性材料的加工工艺、信号的处理等开展了深入交流。之后的两个特色方向更是让支队成员大开眼界。所里多个平台以及与中亚合作的实验室,共同推进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传统民族药,有效成分分析、现代化、标准化的研究。不仅保护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产出了抗白癜风等疾病的候选药物及产品。民族语言方向则针对当地少数民族和周边“一带一路”国家的语言,开展了多语言处理、可信计算、智能化应用等研究,为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开放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支队各专业成员都对新材料的成果颇有兴趣

3.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接着,支队前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进行参观。在行前,学员们或多或少对新疆有着“干燥”、“沙漠”的印象,想象中中国最大的两片沙漠将新疆分隔开,导致了各地的交通非常不便。但是“沙漠公路”颠覆了同学们的想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两侧,由研究所培育的耐旱、耐盐碱植物被种植在两侧,泵房抽取地下盐碱水滴灌给植物,每个4公里便有两人常驻于此。由此诞生的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公路,不仅实现了通行能力的稳定,还丰富了当地的生态。生物、环境、机械等多学科的技术创新。正是无数扎根沙漠建设新疆的劳动者,共同铸造了这一奇迹工程。

新疆沙漠公路

座谈交流

最后,支队前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机关进行座谈。新疆分院人事人才处处长红霞、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杨金林、党建工作处副处长牛力涛、科技合作处副处长冉娜?迪力夏提,以及各所业务主管、研究员热情欢迎支队前来交流。冉娜?迪力夏提向支队同学回顾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发展历史,讲解了院内的研究方向和众多成果。

支队了解学习新疆分院的发展历程与工作成果

辅导员印嘉驹代表支队感谢了新疆分院的精心准备,并汇报了“星火计划”清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工作情况。同学们纷纷围绕当天在各所看到的研究议题与新疆分院的老师们开展了深入交流。从当地特色的工程项目,到基础科学的探索;从有地域特色的区域课题,到前沿的AI赋能研究。最后,新疆分院特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欢迎大家未来到新疆来为祖国的边疆建设,贡献清华科创力量。

现场交流

结语

很多十八期学员都是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科学院系统。在这一段行程中,同学们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和繁荣稳定的重要意义,也感动于一代代劳动人民建设新疆的艰辛付出。在当天的交流中,很多同学也了解了很多新的前沿进展或交叉学科议题,未来会继续把这次实践的收获落实在今后的科研之路中。

附录:星火计划简介 

“科技创新,星火燎原”清华大学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星火计划”)是由清华大学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于2007年联合发起的因材施教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学术志趣、首创精神、跨学科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星火计划学员从本科大二学生中进行选拔,开展历时两年、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家国情怀为依托的系列学习活动。目前,星火计划已经培养了十八期(共计887名)学员,发表高水平期刊及会议论文400余篇,申请专利近80项;走出43余名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得主、11位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得主。

产业调研是“星火计划”重要的培养环节。通过社会实践能加深学生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将自身未来发展方向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同时,社会实践也能为校内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更多与产业实地交流以及项目落地的机会,从而推动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的培养,增强校地交流合作,推进校地协同发展。

来源:清华青年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