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第九期兴隆湖科学大讲堂暨“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活动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举办。这是兴隆湖科学大讲堂首次走进高校,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和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承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和成都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带来了主题为《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成果简介》的报告。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刘庆出席了活动。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在致辞表示,成都理工大学作为一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一直积极参与成渝科创中心建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学校也将持续加强与成都分院的合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片沃土上,写好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的大文章。
他希望成都理工大学的师生能珍惜此次与院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传承老一辈爱国敬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科学家、教育家精神,为早日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主题报告中,肖文交围绕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基本情况、工作进展、阶段性成果和下一步计划作了详尽的介绍。
据悉,新疆科考以水土平衡与水资源安全为主线,以解决新疆当前及未来面临的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问题为突破口,面向新疆全域考察资源、生态、环境本底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提出新疆未来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路线图,培养长期扎根边疆的科技人才队伍,服务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肖文交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围绕科考目标,会继续抓好新疆科考任务的组织实施,强化重大咨询建议成果的产出,并推动新疆边境和周边地区科学考察。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和参会嘉宾围绕报告内容和科研工作体会,与肖文交展开交流。
报告结束后,刘庆向肖文交赠送了兴隆湖大讲堂纪念杯。
百余名成都理工大学师生,成都分院科技处、学部工作局成都联络处和国科大成都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