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罕巴格乡位于墨玉县南部,东临喀拉喀什河。全乡总人口22106人。自7月以来,一场覆盖新疆大部分地区,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使得昆仑山上的冰雪大量融化,墨玉河上游水位迅速上涨。
8月3日,墨玉河临近加汗巴格乡的堤段发生险情,一旦洪水将坝体冲开,坝体后的村庄就将一片汪洋,后果不堪设想。在乡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全乡的6个村庄每天选派150多人参与抗洪救灾,一场群众性的防洪抗险行动发动了起来。工作组接到险情通知后,积极通过组内双语干部协调本村村干部和村民参与抗洪救灾。同时,迅速号召本村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加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进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在村干部和党员的带领下,村民纷纷砍伐树枝、用拖拉机拉到大堤上,再用铁丝扎成笼状,用于加固大堤。为了大堤的安全,村民连续多日吃住在大堤上。大家满身泥土、汗水,还要时刻注意着洪水的流量变化。
大汛当前,团结协作是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中科院新疆分院住村工作组临危不乱,周密部署,积极协调,工作组领导立即决定暂缓或终止正在开展的其他的工作,将整个工作组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抗洪救灾上。在第一时间带领工作组成员亲临抗洪现场,了解防汛抗洪形势及受灾情况,慰问参与抗洪的群众。工作组领导走上大坝仔细查看坝体受损情况,了解抗洪措施和效果,询问参与抗洪群众的身体状况、休息、轮换情况,提醒村民注意自身安全。工作组领导还与在抗洪抢险一线进行指挥的乡政府领导讨论抗洪措施,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险情。工作组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洪热情,大家干劲十足、斗志昂扬。同时,为解决参与抗洪群众的吃饭问题,工作组决定每天2次为参与抗洪的村民送去烤包子、纯净水、馕饼、方便面、西瓜等,充分保障了抗洪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参与抗洪的群众纷纷表示,感谢工作组的关心,每天按时送饭和水,使大家解除了后顾之忧,对抗洪抢险取得胜利更加有信心。送去慰问品的同时,更加送去了派出单位领导们对于抗洪一线村民的关怀。
远在乌鲁木齐的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牟振江,十分关心工作组在抗洪抢险一线的情况。接到工作组的抗洪抢险工作汇报后,亲自打电话询问工作组参与抢险救灾的情况,要求工作组各族党员干部要全力配合乡政府做好抗洪抢险工作的同时要注意自身人身安全。要做好抗洪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切实把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抗洪抢险的群众中去。
在工作组、乡政府党员干部的鼓舞带动下,群众的抗洪救灾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全乡抗洪抢险的大军中,不少群众自发参与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达到了群测群防的效果。在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村民,工作组成员都能顾全大局、服从指挥、齐心协力,为夺取抗洪抢险救灾的初步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村民在加固河堤


工作组为村民送上食品和水


研判灾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