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希望的风帆
----记恰瓦格小学少儿“双语”篮球班成长记
8月12日,中科院新疆分院住墨玉县加罕巴格乡巴西恰瓦格村“访惠聚”工作组所成立的恰瓦格小学少儿“双语”篮球班,因第三批工作组住村期限已到,将授课和训练等管理工作暂时移交给了恰瓦格小学体育教研组,9月初将由第四批住村工作组继续授课。
校长阿比包拉·麻合木提接收了篮球班花名册和训练计划。他首先对中科院新疆分院住村工作组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恰瓦格小学少儿“双语”篮球班半年来的训练和学习,以及学员们在语言、身体素质、篮球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与提升。同时他希望第四批住村工作组能对恰瓦格小学文化体育的发展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中科院新疆分院住村工作组住村后,发现村民大多不懂汉语或只懂很少的汉语,这给他们融入中国的主流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南疆的农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如何让南疆社会融入中国的主流社会,突破语言障碍是关键。因此新疆分院住村工作组根据自治区“访惠聚”办公室关于“发挥现代文化引领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去极端化’的重要举措”的要求,同时也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课余时间,提高对篮球和汉语的兴趣,经过认真的筛选后于3月20日组建了少年“双语”篮球培训班。篮球班以维汉双语方式授课,每周六、日上午上课,暑期周一、三、五半天上课。以篮球基本功为主,以对抗为辅。零基础起步,学习运球,传球,上篮,投篮,体能,力量。这样既保证小朋友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也保证孩子能够在篮球训练中有所收获。
“双语”篮球班的组建,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和农民的注意力,纷纷参与其中或前来观看,在村里掀起了一个学习汉语的小高潮,孩子们纷纷操着并不熟练的汉语与工作组成员和见到的汉族人交流。“您好”“您叫什么名字?”等话语不断从孩子们的口中说出来,虽然还不能自如的使用,但已经可以看到可喜的进步;篮球技术同样在半年的基本功训练、分组比赛以及对外村和外校的比赛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今孩子们各种变向运球,传球,上篮,投篮等基本动作已十分熟练。
组建恰瓦格小学少儿“双语”篮球班不仅是建立一个少年篮球运动的组织,更重要的目的是推进双语在全村少年中的普及程度,从而不断推动维吾尔青少年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融入中国的主流社会文化中。

教练马建荣给校长阿比包拉·麻合木移交花名册和训练计划

教练马建荣正在指导巴西恰瓦格村“双语”篮球队的小队员们

小队员们做热身操

校长与小队员们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