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玛克住村工作组赴自治区外办住村工作组交流学习

  95日,阿依玛克住村工作组集体赴自治区外(侨)办住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工作组进行了参观和交流学习。自治区外(侨)办对此次交流活动十分重视,做了精心安排,除住村工作座谈和交流外,还专门安排参观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和兵团十四师47团。 

  在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工作组参观了和田托合提巴柯桑皮纸国际有限公司。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第12代传人向工作组详细介绍和演示了桑皮纸的制作全过程。和田桑皮纸是我国在世界文件历史上贡献的四大发明之一,具史料记载,古代时期,维吾尔族和邻近国家的许多历史资料、文书都是写在桑皮纸上的,具有坚固不易腐烂,透墨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与书法和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经济效益。 

  随后,工作组来到兵团十四师47团,参观了屯垦戍边纪念馆,了解到当年老战士们穿越沙漠、解放和田、屯垦戍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光辉事迹,体验了当年老战士们屯垦戍边的生产生活场景,瞻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 

  47团的前身是三五九旅的七一九团,进疆时是西北野战军第二军第五师的主力十五团,是一支久经革命战争考验,功勋卓著威名显赫的英雄部队,1949年随王震将军请缨进军新疆剿匪屯垦戍边。1949125 日至22日,由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改编的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二军五师十五团1800名官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一“死亡之海”,胜利解放和田。 

   通过交流和参观,工作组成员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和洗礼,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工作组成员,一定会牢记历史责任,发扬光荣传统,立足本职岗位,加强作风建设,为自治区“访惠聚”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的制作过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前留影